原来,被撞倒的男孩叫于一,同济大学研一的新生。 作为一个一直在农村长大的孩子,初到上海,看到偌大上海的热闹喧腾,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。作为整个家族里的第二个高中生,第一个大学生,唯一一个研究生,他能考上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十分不易。高考的时候他挥失常,语文15o分的题只考了72分,连总成绩的一半都不到,且又是在人口大省的山东省参加高考,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后来他进入山东一所二本学校读大学。他暗自庆幸着,幸亏高考不像其他考试那样,每门科目都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,不然,估计他又得像班级3o%以上的同学一样,只能回校复读。 进入大学后,他本打算毕业后就工作。但一个学长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,“于一,你应该知道,高考是一场十分不公平的竞赛,且不谈各个省份的试题难易程度、录取分数差别很大,即使是同样的试题,每个省的录取分数线也差别很大。就拿山东和福建的分数比较看,同一套全国卷,福建的录取分数线平均要低5o分左右或者更多。你想,5o分,你可能拼命学习1年,成绩都不一定能提高5o分。但考研就不一样了,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用实力说话,没有各地所谓的差别巨大的投档线。虽说研究生考试不是绝对公平,但起码给了你一个翻身的机会。所以你看很多山东的学生高考的时候可能读的...